圣堂鎮堅持以提高黨員干部素質,增強基層黨組織的凝聚力、戰斗力為目的,巧用線上線下教育培訓載體,整合各類培訓資源,積極打造“五大課堂”,推動黨員教育培訓工作提質增效,激發全鎮黨員干部以“競標爭先、比學趕超”的奮斗姿態推動“百千萬工程”各項工作落地落實。
搭建“理論課堂”
抓牢黨員干部教育“主動權”
圣堂鎮將思想政治教育作為黨員教育培訓的重中之重,制定全鎮黨員干部教育培訓計劃,分層分類開展政治課程,堅持第一議題制度,通過每月“三會一課”、主題黨日等載體,用好教育培訓的“理論課堂”守牢黨員思想的“主陣地”。依托鎮委黨校及分教點織密基層黨員教育網格,今年來鎮委黨校舉辦各類理論培訓班16期、覆蓋1494人次。同時,立足轄區內豐富的紅色資源陣地優勢,創辦“紅色學堂”,采用輔導式、觀影式、觀摩式等教學方式,強化黨員教育,今年舉辦“紅色學堂”9期參訓460人次,有效提升全鎮黨員提升理論水平。
搭建“流動課堂”
加深黨員干部教育“穿透力”
針對部分黨員法律知識、技能技術、基層治理水平有待提高等問題,圣堂鎮堅持需求導向,整合各類培訓資源,豐富黨員教育內容,將政治理論內容與生產實踐相結合,將黨員教育與農村發展相結合,開辦適應農村需要的“土味”課程。邀請懂技術的“田秀才”、有經驗的“土專家”作為“田間講師”,實地教授方法、講解技術,真正將農業技術搬進生產現場,讓黨員群眾愿意學、學得懂、學得進。充分利用好轄區的技術資源,邀請天禾農投中心的專家及技術人員,深入田間地頭為基層黨員群眾開展無人機噴灑農藥、農機示范應用等專題指導和培訓;組織黨員前往大廣食品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等參觀交流,通過專家高水平的講授和與技術人員面對面的互動交流,讓黨員干部學習農業科技發展的新理念、新技術,增強黨員的專業技術水平和致富帶富能力。
搭建“云端課堂”
提高黨員干部教育“覆蓋面”
探索多種途徑,充分利用黨員微信群、“學習強國”管理群等載體,定期推送時事政治等方面的學習信息,引導廣大黨員“線上自學”,著力將其打造成集學習、宣傳、教育、培訓、交流“五位一體”培訓教育新陣地,讓黨員利用碎片時間學習,提高學習實效。注重引導黨員用好“學習強國”,分類推廣理論、農技、養生、學生輔導等豐富內容,帶動教育培訓由“掌”入“心”。充分利用“黨員遠程教育系統”課程資源庫,將優質課堂搬上黨員培訓課堂,為黨員的理想信念“補鈣”,為干部的工作“賦能”,推動黨員干部教育全方位走深走實。
搭建“互動學堂”
激活黨員干部教育“生命力”
改變“一人一桌、一講到底”的傳統教學模式,結合市、鎮重點工作任務和關鍵時間節點,積極探索開放性互動教學模式,舉辦黨員干部實際工作中真正需要、能解決問題的課程。結合防風防汛應急工作開展“提升應急處突能力”專題培訓,組織黨員干部到恩平市氣象局進行氣象防災減災知識科普,就前期應對“蘇拉”臺風、“??睆娊涤旯ぷ鏖_展研討交流,通過沉浸式參觀、互動式交流活動,提高了黨員干部學習的代入感,變“要我聽”為“我要聽”,避免黨員“聽覺疲勞”,幫助黨員干部真正學有所得、學以致用。

搭建“實踐學堂”
提升黨員干部教育“轉化率”
聚焦抓黨建促鄉村振興、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、特色產業發展等內容,將實踐作為檢驗黨員教育成效的“試金石”。組織137名黨員干部以“背包住村”形式,開展政策宣傳、民意收集、矛盾調解、隱患排查、幫扶助困、新風引領等聯系服務群眾工作,今年以來走訪聯系802戶群眾,解決跟進群眾問題236件。組織新錄用公務員深入參與流動攤位整治行動,助推新公務員角色轉換,切實提升為民服務能力。

接下來,圣堂鎮將進一步豐富“五個課堂”,全面提升全鎮黨員政治素質和能力水平,為“百千萬工程”提供堅強組織保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