無障礙
本站支持IPv6

當前位置: 首頁 > 最新動態 > 信息速遞

恩平深入推進綠美建設 打造“開窗見綠、推門見景”美麗僑鄉

  千年古邑大美恩平,綠美建設再現風華。近年來,恩平市全力推進“珠西智造之城、廣東綠美之城、僑鄉活力之城、縣域繁榮之城、平安幸福之城”五城共建,在深入推進廣東綠美之城建設方面,加強植樹造林,開展物種保護,在全社會掀起綠美建設熱潮,打造“開窗見綠、推門見景”的美麗恩平,為地方高質量發展注入綠美動力。

  

圖片

恩平實施全民愛綠植綠護綠行動,全面深入開展全民義務植樹活動。

圖片

恩平森林覆蓋率53.7%,平均植被覆蓋度73.7%,綠美建設的生態家底越來越厚實。梁俊杰 攝

  實施“六大行動”
  推動綠美生態建設
  恩平市認真貫徹落實廣東省、江門市工作部署,召開專題會議研究部署推進綠美廣東生態建設工作,制定了《關于深入推進綠美恩平生態建設實施方案》,配套出臺了“六大行動”“三大綜合效益”“三方面治理能力”“四項保障措施”等具體任務措施,并制定了森林質量精準提升方案、綠美廣東生態建設示范點建設方案,落實大統籌、大產業、大財政、大生態“一盤棋”,第一林長、林長帶頭抓落實,工作專班專抓,多方施策,加強宣傳和資金保障,推動綠美恩平生態建設落地落實見效。
  “六大行動”的實施進一步加快恩平生態建設步伐。
  實施森林質量精準提升行動——開展高質量林分優化提升及森林撫育提升,增強森林生態系統功能,增加森林蓄積量和碳匯量,今年已完成林分優化提升800公頃、森林撫育提升833公頃。
  實施城鄉一體綠美提升行動——打造綠美城鄉人居環境,提升城鄉綠化美化品質,營造“城在林中、路在綠中、房在園中、人在景中”的綠美城鄉人居環境。今年,重點開展廣東響水龍潭森林公園綠美廣東生態建設示范點建設,并建設鄉村綠化美化示范村15個。據悉,恩平市在廣東響水龍潭森林公園開展市直機關義務植樹、21城同創“森林城市·綠美廣東”義務植樹和“巾幗林”“僑心林”“青年林”“民企林”植樹活動等多場大型義務植樹活動,促進“互聯網+全民義務植樹”基地建設,進一步完善森林公園建設。同時,在園內開展林分優化、封山育林、景觀提升、自然科普教育等形式多樣的公園品質提升行動,讓群眾進一步享受綠色建設成果。該示范點已成為江門市“網紅打卡”十大旅游景點。
  實施綠美保護地提升行動——持續規范自然保護地管理,加快鎮海灣紅樹林營造修復,全面提升鎮海灣紅樹林生態系統質量。今年,開展紅樹林營造修復10.92公頃、補種撫育3.04公頃。
  實施綠色通道品質提升行動——提升主要交通廊道森林景觀帶,實施道路綠化品質提升工程,強化景觀效果。今年,對恩平轄區的高速公路、鐵路、國道、省道開展綠化提升,重點對8處高速公路出入口及江湛高鐵恩平段沿線實施綠美提升工程,為市民、游客帶來更好的駕駛體驗。
  實施古樹名木保護提升行動——開展古樹名木資源監測調查,建立古樹名木電子信息數據管護檔案,并結合古樹資源,打造古樹鄉村。目前已對445株古樹完成掛牌,對古樹完成“體檢”,并搶救復壯15株。
  實施全民愛綠植綠護綠行動——全面深入開展全民義務植樹活動,拓寬全民參與植綠護綠行動渠道。創新全民義務植樹盡責形式,完善義務植樹網絡平臺,拓寬“認種、認養、認捐”渠道。今年,依托廣東響水龍潭森林公園省級“互聯網+全民義務植樹”基地平臺,已開展多場義務植樹活動。
  持續探索創新
  堅持走綠色發展之路
  探索推進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。恩平市依托生態產品交易中心,建立“1+11+1+N”運作機制,對碎片化的生態資源進行管理整合、轉化提升、市場化交易和可持續運營,整合全市11個鎮(街)的山、水、林、田、湖、草等自然資源,適當集中經營集體經營性用地,匯聚成生態項目“一張圖”,并因地制宜發展林下經濟、生態旅游、森林康養等綠色產業,打通“資源—資產—資本”轉化通道,為經濟發展賦能,讓更多“綠水青山”變成“金山銀山”,成為江門唯一的省發改委第一批生態價值實現機制試點縣(市、區),相關經驗做法得到中央、省級媒體的宣傳推介。
  探索油茶戰略儲備產業發展。恩平市結合森林質量精準提升行動,謀劃改造低效林,在確保今年財政投入資金種植油茶30公頃(450畝)的基礎上,預計將以良西水庫為中心,在大田、良西兩鎮連片開展6666.67公頃(10萬畝)油茶建設項目,引入社會資本開發,推動形成輻射帶動農民共同參與的林下經濟發展新格局,積極推動林下經濟規?;?、集約化、產業化經營,切實提高綠美恩平經濟效益。
  近年來,恩平市牢固樹立“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”理念,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、綠色發展之路,持續提升生態文明建設水平,形成了具有恩平特色的生態文明建設模式,成功創建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,獲得由中國氣象局頒發的“中國天然氧吧”榮譽。
  在恩平市林業部門的努力下,七星坑省級自然保護區、鎮海灣紅樹林國家濕地公園得到充分保護,恩平的生態盛景成為中央、省、市級媒體的報道“??汀?。此外,恩平市積極推進林業建設充分融入“芳菲田園醉美溫泉”和錦江百里畫廊示范帶建設,助力打造“錦江源百里醉氧騎游精品線路”和“醉氧公路”,為恩平文體旅融合發展注入林業動力。
  做好保護撫育
  生態家底日漸厚實
  目前,恩平市擁有1個省級自然保護區、2個省級森林公園以及鎮海灣紅樹林國家濕地公園;大力推動生態保護建設,積極創建國家森林城市,累計完成縣級生態公益林擴面13266.67公頃,成功創建5個廣東森林城鎮;建成9個綠美古樹公園,省道S369線恩平段成為“步步見花、處處是景”的黃金旅游線路;森林覆蓋率53.7%,平均植被覆蓋度73.7%,恩平綠美建設的生態家底越來越厚實。
  良禽擇木而棲,珍獸選地而居。七星坑省級自然保護區山高谷深,群山蒼翠,云海彌漫,猶如世外桃源。作為珠三角唯一一片保護完好的原始次生林,該保護區已初步建成一條野生動物保護帶,為野生動物的休養生息提供優質的自然環境,為基因庫的豐富多元發展打下扎實的基礎。10多年來的休養生息使該保護區的珍稀物種不斷充實豐富,穿山甲等稀有物種回歸人們的視野,該保護區陸續發現陳氏異藥花、輻冠苣苔等極具科研價值的植物新種。七星坑省級自然保護區成為恩平乃至大灣區生物基因庫的一顆明珠。
  據悉,七星坑省級自然保護區主要通過科學手段強化物種保護。2021年,該保護區實施野生動物紅外相機監測項目,安裝30多臺紅外相機,對獸類、鳥類等野生動物進行監測,記錄野生動物的種類和活動規律等,對動物多樣性進行調查和研究,為更好地保護野生動物提供更加科學的數據支撐。目前,該項目多臺紅外相機拍攝到穿山甲、香港蠑螈、豹貓等珍稀物種;工作人員在該保護區拍攝到國家二級保護動物栗喉蜂虎、黑冠鳽,國家“三有”保護動物發冠卷尾、金眶鸻、羽色漂亮朱背啄花鳥等照片,不斷豐富該保護區的野生動物記錄,生物多樣性不斷增加。
  根據最新科學考察數據顯示,七星坑省級自然保護區共記錄到維管植物185科713屬1250種,野生動物616種、隸屬44目174科,其中包括國家一級保護動物中華穿山甲、小靈貓2種,國家二級保護動物豹貓、蟒蛇、黑冠鳽、褐翅鴉鵑等31種,廣東省重點保護陸生野生動物10種。


恩平政務
恩平政務
微信公眾號
恩平政務
恩平政務
官方微博
恩平市人民政府公報電子書
恩平市人民政府公報
電子書
版權所有:恩平市人民政府   主辦:恩平市人民政府辦公室
站點地圖    聯系方式    網站標識碼:4407850057
ICP備案號:粵ICP備05085446號

粵公網安備 44078502000006號

卡一卡二卡三免费视 - 卡一卡二卡三免费视频 - 卡一卡二卡三免费视频app下载 - 卡一卡二卡三免费视频下载
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文本链> <文本链> <文本链> <文本链> <文本链> <文本链>